最执着的初心是热爱 最崇高的礼赞是楷模
从教20多年来,张赛芬不抛弃、不放弃对每一名学生的教育引导。在她的精心呵护下,一批又一批学生为自己的成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
郭天财:坚守麦田 不忘初心
【“我是农民的儿子,我知道饿肚子的滋味。我一定要好好学习,将来当一名农业科学家,让所有人不再饿肚子。”】
在郭天财随身携带的提包里,经常放着一把小铲子和一个钢卷尺。小铲子是到麦田用来挖土看墒情和小麦根系生长情况的;钢卷尺用来测量小麦的株高等生长状况。
小麦栽培技术研究,听起来容易,但做起来却十分困难。作物栽培研究立项难、争取经费难、出成果难,历来被视作为育种者“作嫁衣”。但郭天财深知栽培技术的重要性,他没有半途而废,而是一如既往地带领着自己的学生团队坚守在这块冷门的阵地上。
郭天财衣着朴素,鞋上经常沾满泥土,像一位地道的农民。拿他自己的话说:“因为经常要下乡,见到最多的是农民,这样的穿戴便于和农民打成一片。因为经常要下地,哪能天天擦鞋子,擦了也是白擦,干脆不擦了。”
“要想创高产,种啥?咋种?咋管?得问郭老师!”多年来的交往,让农民中间交口相传这样一句话。
在2008年至2009年特大干旱中,作为河南省“万名科技人员包万村”的首席专家,郭天财带领学生在干旱的土地上来回奔走,调查旱情、苗情和病虫草情,现场指导农民科学管理麦田……短短一个月,行程近万公里。
“他心里只有科研和学生,经常奔波在河南农村,喜欢和学生在一起。有时遇到刮风下雨,别人都往家里跑,他却往试验田里跑……”在妻子看来,家俨然成了郭天财的旅店。
刘发英:网络助学 点亮山乡
【“如果每个山里孩子都一心想着离开农村,那农村永远不可能富裕,农民只能世代贫穷。”刘发英,这名土家族女教师,牢牢记住父亲这句话。】
1991年7月,刘发英从当时的枝城师范毕业。在填报分配志愿表时,她写道:“到长阳最边远、最贫困的黄柏山去!”
2005年,学校里来了两名助学网站志愿者。刘发英与他们一同去几户贫困学生家走访,学生的情况上网后,很快便收到了2000多元的助学款。这是刘发英第一次“触网”,一个新想法诞生了——网络助学。
从那以后,刘发英每天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打开QQ,一一解答网友们的提问,汇报资助学生的情况,并接洽新的资助对象,经常忙到深夜。
她的学生大多住在高山峡谷中,但没有哪个学生家她没有去过。黄柏山的荆丛小路、悬崖栈道都留下了她的脚印。通过家访,她真实地掌握了学生的家庭情况。
刘发英建立了100多本网络助学资料,执笔撰写的走访贫困学生日记和资料超过20余万字。她募集了1600万元,帮助2700多名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。
刘发英的草根慈善没有任何报酬,电话费、交通费等,她自己掏了3万余元,从不从爱心捐款中开支一分钱;去山里走访,她自带干粮,时间则是双休日和寒暑假。
如今,20多年过去了,她成了孩子们少不了的“英子姐姐”“英子妈妈”。“除了本职工作外,扶贫济困是我无怨无悔的选择。”刘发英说。
丁小彦:醉心教学 锤炼课堂
【从时间与空间,从单一到多元,她重新诠释了课堂的广度和高度。丁小彦用一辈子时光锤炼课堂。】
刚参加工作,丁小彦就把陶行知先生的“每天四问”放在书桌上,每天问问自己:身体有没有进步?道德有没有进步?学问有没有进步?工作有没有进步?每天四问,让她变得自律、勤奋、友善、宽厚,充满爱心。多年后她总结说,自己每天工作最大的乐趣莫过于:将一船童真的少年儿童从此岸渡向彼岸,并将儿童的心灵雕塑得红亮巧慧,迸发出创新的火花。
如果把丁小彦几十年的教育生活比作一本日渐丰厚的书,课程改革那一章写满了她的激情与创造。
什么是语文课,怎样上好语文课,如何让孩子们从小就对母语产生依恋,从而让语文教育回归到人本主义,回归到生活中,一直是教育界尝试突破的瓶颈,也是丁小彦探索的方向。
在学校“律动教育”思想的引领下,丁小彦带领全体语文教师一起探索课程改革,逐渐形成了“教室小课堂、学校中课堂、社会大课堂、网络新课堂”的育人模式,一场让教育回归本原的“变革”在巴蜀小学轰轰烈烈展开。
在班级教育活动中,丁小彦还为特殊学生量身定制评价标准——签订合约。她让学生自己确定目标、评价方法,家长、教师、学生三方认定签字。“合约”成为学生内心的尺度,让学生有了可以追寻的目标。
在丁小彦眼里,语文教学应回归自然,她打破传统的课堂模式,把读、讲、演、评、写相结合,不仅让教材“立”了起来,也拆掉了教室的围墙。
艾米拉古丽:呵护童心 放飞梦想
【从事幼教事业,是艾米拉古丽一直以来的愿望。在多来提巴格乡双语幼儿园园长的岗位上,她的梦想得以绽放。从此,本着“一切为了孩子”的宗旨,她走上了艰苦创业的开拓之路。】
幼儿园发的饼干和苹果,大一班的孤儿库尔班江·阿布力米提舍不得吃,留着带回去给奶奶。艾米拉古丽·阿不都得知此事后,心里十分难受。
她与孩子们谈心,了解孩子们的生活情况,鼓励他们要勇敢、坚强,并号召全园教师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。
为了解决幼儿生源不足、家长不愿送孩子入园等问题,艾米拉古丽走村串户家访,并邀请家长来园观摩、参与保教活动。在她的带领下,多来提巴格乡双语幼儿园从最开始只有一所中心幼儿园,发展到现在的5所项目幼儿园、4所村级幼儿园,教师从十几名增加到51名。
在设计、美化环境的过程中,她结合本乡特点,制定了详尽的规划设计方案。面对先进幼儿园园本课程的再发展,艾米拉古丽强烈感受到,幼儿园园长更需要理念的再提升,教师的业务水平也要不断提升。她组织全园教师每天下班后上夜校学习班,一起学汉语、讲公开课,同时和外出培训学习的教师一起交流学习。
她根据幼儿发育规律和年龄特点编制课程,以游戏为主,引导孩子在玩中学,寓教于乐。同时,为了让少数民族孩子能更好学习汉语,她严格要求所有教师必须使用汉语教学,并以身作则,带领少数民族教师一同加强汉语学习。
艾米拉古丽用自己的人格魅力、扎实的业务素养和创新精神感染了全体教师。(本报记者 赵秀红 见习记者 王家源)
- 最新内容
- 相关内容
- 网友推荐
- 图文推荐
[高考]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《软件工程》大作业答案 (2022-04-25) |
[家长教育]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? (2019-07-14) |
[教师分享]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(2018-11-07) |
[教师分享] 伸缩门 (2018-11-07) |
[教师分享] 回家乡 (2018-11-07) |
[教师分享] 是风味也是人间 (2018-11-07) |
[教师分享] 一句格言的启示 (2018-11-07) |
[教师分享] 无规矩不成方圆 (2018-11-07) |
[教师分享]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(二) (2018-11-07) |
[教师分享] 贪玩的小狗 (2018-11-07) |